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文章 > 儿童心理咨询 > 详细内容
7岁儿童,让母亲失去信心
发布时间:2014/3/7  阅读次数:2401  字体大小: 【】 【】【

《我的敌人才7岁》

囡囡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在妈妈李女士女士眼中,女儿就一个字:慢!女儿吃饭慢,写字慢,……干什么都慢。曾经有一次学校布置画画作业,其他同学都在规定的两个小时内交了作品,而囡囡非但没有在学校交上,回到家里,竟然磨蹭到凌晨一点半才画完。为了帮女儿改掉这个“慢”的毛病,李女士天天守在女儿身边督促她,可一点也不见效果。无计可施的李女士逐渐失去了耐心,很快就发展到了动不动就对女儿动手的地步——可无论怎么打,孩子仍然是老样子!

丈夫对女儿的认识可与妻子不同。他非但根本就不认可女儿的“慢”,而且还解释说自己也像女儿这个样子。在接下来的访谈中,李女士将矛头转向了自己的丈夫。原来她对女儿一直严加管教,就是担心:女儿动作慢、做事不专心,这种行为发展下去,将来成为丈夫那样。李女士举例说,有一次因为囡囡生病了,家里没有消炎药,她让丈夫去买,临出门时,一再叮嘱,“囡囡吃利君沙过敏,千万别买,千万别买,其他什么都可以。”可是丈夫还是拎着一兜子利君沙回了家。李女士说,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她担心,如果女儿继续发展下去,是不可能被别人接纳的。

“慢”是母亲给孩子贴的标签  那么,给女儿贴标签的心理动因是什么?用心理动力学的理论解释,大概可以说:是母亲自身问题的投射。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曾表达过这种以投射机制(projective  mechanism)为基础的母爱:“这种投射发生在对孩子非同寻常的希冀上。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希冀主要在于把自己的生存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一个人感到她已不能了解自己生活的意义时,他便试图通过孩子的生活来了解。但是在他自身中注定失败了的东西,从对孩子的了解中也注定要失败。前者是因为生存问题只能通过每个人自己解决,而不是他人可以替代的;后者因为他缺少那些引导孩子自己探索问题的非常重要的品质。”无疑,这一认识入木三分,而且在当代中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其临床价值在于,我们可以通过母亲所反映的“孩子的问题”,去探询问题背后可能的实质:母亲内心的问题很快就浮出水面。

感慨:孩子的“废话”与成人的“废话”  废话的汉语解释是:耗费言词,多说话。废话是指听者而言的,说者则不存在废话。对说话者而言,每一句话都有其意义所在。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两个人对话,以对对方有无意义为标准,所有听不懂的或是已经懂了的都是废话的话,那么,到底是成人的废话多还是孩子的废话多?当然是成人。成人的废话太多,比如对孩子讲那些与他的年龄不相符的大道理,就是些典型的废话,除了给孩子造成伤害之外没有任何好处。再比如开车的朋友在出门前,家人都会善意地嘱咐一句:“路上注意安全!”这可以理解为提醒,但确实是句废话:开车在路上不注意安全,他是傻瓜呀!没有研究证明,这句提醒会对当事人的行车安全起多大作用,但可以断定,车祸的发生肯定与家人的提醒与否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可能起到负面作用。刚学骑自行车的朋友都有体会,如果有人提醒你千万别撞上前面的电线杆,你却会正对着目标而去,原因就在于那个目标被强化了。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孩子考试前出门,家长总往不了说上句:“好好考。”然后可能还有不要紧张、反复校对之类。都是些废话,都是把孩子的智商看作70以下(智力缺陷)!与其说是提醒孩子,倒不如说是借此投射自己的焦虑。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废话甚至是假话的世界里,但我们只能听着忍着却不能反驳,因为我们自己戴着面具,我们爱面子也得给那些说废话者以面子。(想想我们听的那些冗长、让你强忍着不瞌睡的报告吧。)对孩子则不同,我们可以随时打断他的话,并冠之以“废话”。这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成人内心的猥琐?

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庭的问题  本案例是最好的例证。这样的信念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指导着我的临床实践:谁认为孩子有问题?如果夫妻均认为孩子有问题,就进一步追踪在孩子问题上认识的差异。尤其是,我会向夫妻俩发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问题?”这个问题会把夫妻归因的差异立时暴露出来。于是,我把问题放在“夫妻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问题”的解决上。应当承认,这种方法在咨询的起始阶段很好用,非常容易得到父母的认可。但从长久评估效果看,却几乎无效(甚至有害):因为,要改变夫妻之间的问题实在始难如登天!许多夫妻因此而放弃了本针对孩子问题的咨询,甚至在咨询过程中因发现夫妻矛盾的不可调和而离婚!

我对孩子问题认识的转变  孩子出了问题,肯定是与父母(或父母当中的一方)沟通有问题;进而可以断定夫妻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一致,而这常常是夫妻之间有问题的外在表现。于是,我由此认定:孩子问题的根源可能就在于夫妻之间的问题。

临床效果让我逐渐看到,这是一种单一归因的方法。孩子的问题,可以说与其自身、与家庭(长)、与学校至少这三者都有关系。家长和学校过于强调孩子自身的问题——这是他们让孩子求助于心理咨询的原因所在,心理医生则必须突破这种狭窄的视野。学校的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责任心,需要心理医生(依据家长和/或孩子的描述)作出评估。至少,认为学校和老师永远不会错的观念是错误的。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医生、家长和孩子都会发现太多的学校与老师的问题,但无可奈何。

就一个家庭而言,夫妻才是核心。只要夫妻感情良好,在孩子面前互相赞赏而不是埋怨,互相补台而不是拆台,在孩子教育方面意见一致……孩子无论出多大的问题就能够应对。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在面临问题甚至危难时,不内耗、团结一致才是致胜的法宝。

一个可能的推论是: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是对家长控制的手段。在孩子没有问题之前,母亲与孩子缠结在一起却对逃离的父亲埋怨不断,夫妻是一种心理上的冷战状态(妻子理智上能理解丈夫不顾家是因为挣钱糊口,妻子也能够对丈夫悉心照顾,能理解丈夫)。孩子出问题了,丈夫回来了,冷战可能变成激烈的争吵。恰恰是这种争吵,使得逃离的丈夫回到了家中,夫妻有了接触,从而维持了这个家庭的稳定。

青岛思维尔健康咨询有限公司:从内心开始让人生更美好

青岛思维尔健康咨询热线:0532-85775769        88688578        400-838-6518

思维尔在线咨询咨询QQ:2849099332

思维尔微信公众平台:

思维尔心理咨询www.siweier.net      www.qdsiweier.com

思维尔经络电疗保健:www.jldlbj.com

思维尔心理家教:www.xljj.net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澳门路27号,东单元201户(五四广场五月的风西边)

上一篇: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心灵救助 | 网站地图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青岛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532-88688578    0532-85775769    QQ在线:2849099332      邮箱:siweier@yeah.net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号2号楼17C(滨海花园 海丽楼17楼C户)      版权所有:青岛思维尔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ICP备09056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