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文章 > 一般心理文章 > 详细内容
什么是自我存在感?如何证明自我存在?
发布时间:2011/5/31  阅读次数:3439  字体大小: 【】 【】【

“自我存在”的依据

           每个人在一两岁的时候,傻傻的,什么也不懂,妈妈抱着看太阳,那就是太阳,看月亮,就是月亮,看星星,就是星星,样样看得清楚、真切,从来不会有什么怀疑,只觉得,太阳、月亮、星星,它们一直就在那儿,它们是一种存在,闭上眼睛睡觉,睡醒了,睁开眼睛再去看,它们还在那儿。尽管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会去考虑自己是否存在。在这个年龄阶段,根本就没有脑筋去想、去提问:“我”是谁?我存在吗?

           其实,在物理世界里,我就是一块物质,有着物质的身体,吃着物质的饭,睡着物质的床,穿着物质的衣服,所有的一切都是物质的,“我”就像太阳、月亮、星星那样,是一种物质的存在。

           大概从两三岁开始吧,逐渐熟悉了别人叫“我”的名字,看到了镜子里的“我”:我的面容、形体、衣着、举动,心里就把这些外表形象和我的名字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一些的“我”,对于这个由外表的和名字结合起来的“我”,每个人自己开始对此有些兴趣,也在努力区分“我”和月亮有什么不同。我至今记得大概4岁的时候,晚上,我在房前看到一个月亮,然后就跑到房后去看,结果发现房子后面也有一个月亮,然后再快速跑到房子前面来看,房子前面还有一个月亮。就这样我前前后后跑来跑去的,竟然发现,当我跑的时候,月亮也跟着我跑,我跑多快,月亮就跑多快,当我跑着跑着突然停下来的时候,月亮也会突然停下来。经过多次跑动,我最终发现房前和房后是同一个月亮,它总是跟着我走,我到哪里,它就跟着我到那里。当时心里好高兴,还跟小伙伴说“月亮是我的,它跟着走,不信,你跟着我看看!”的确,我们小时候,觉得我就是月亮,月亮就是我,还不能清楚地区分自己和月亮是两个不同的事物,而是将月亮与“我”混为一团,就像歌里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后来上小学了,会注意学习成绩,会盼着自己得“三好生”,但更多的时间是放学后跟同学一起疯玩,上墙爬屋,不曾关心“我”是什么,也不管“我”是否存在,是物质还是灵魂。

           大概从上初中开始,身体有些发育,自己会喜欢漂亮女生,也就开始关注起自己的容貌,在家没人的时候,偷偷照镜子,对着镜子做表情,看自己长的帅不帅。在学校里,也会注意同学是怎么样看待我的,怎么样评价我的了。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还是会想着这事儿:“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自打青春期开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外表,都会格外地关心和注意,也就开始了对自我的关注和探讨。这大概就是青春期自我意识快速形成的阶段吧。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上述大致相同的经历,具体时间可以稍有差异,这就叫心理发展,或者叫心理发育,大家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有着共同的经验和感受。

           在我们逐渐成年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科学知识,知道宇宙有多么宏大,知道了原子里边还有电子,原子核里边还有更微小的粒子,但是对于我们自己,却一直知道的很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思考能力的增强,我们就会开始琢磨:这个是世界,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当我们照镜子看自己的时候,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衣服,看不到衣服里边的裸体,那么,我们看外部世界的时候,是否也只是看到了外部世界的“衣服”,而永远也不能看到它的内部“裸体”呢?我们的科学知识,是关于世界的“衣服”的知识,还是关于它内部“裸体”的知识呢?这样的表述,就是哲学家康德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自在之物”,或者叫做“物自体”,意思是说,我们只能看到外部世界的表观,而真正的物质世界的本来面貌,是我们永远都无法看到的,因为它永远都穿着一层“衣服”,我们最多也只能通过衣服的形状,来推测它“裸体”的尺寸,却永远都不能直接看到它的本体。

           物质世界,假如真的像康德所说的那样,有一个永远都不会被我们所认识的“物自体”的话,那好,既然看不到、摸不着,我们何苦去费劲呢?干脆放弃对它的探索好了,我们只要相信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的外表就可以了,这是比较省心的做法。这时候,我们就会说,什么是存在啊?存在不是别的,存在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感知到的一切,被我们感知到的所有这一切,就是我们所说的“存在”,这正是贝克莱的那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

           外部世界,就是这样被我们感知着,我们感知着外部世界的存在,或者说,外部世界正是因为能够被我们所感知,所以,我们就形成了一种信念,相信外部世界是一种客观存在。其实是我们在思维中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区分“感知”与“存在”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外部世界是一种存在的话,那么,“我”自己又是以怎么样的呢?“我”是否存在呢?“我”是一种什么方式的存在呢?怎么才能知道“我”是存在着的呢?你看,人就是这样,越长大,问题就越多,就越不明白,也越来越麻烦。这些问题,在我们小时候,从来都不去理会的,而长大后,我们就开始关心起来了,还真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有的人一辈子都在琢磨这些问题,他们就被称作是“哲学家”。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就在这方面动了一番脑筋,他对世界上的所有存在都持怀疑态度,最后,他对自己是否存在,却感到不能再怀疑,因为如果连自己的思维和存在都要怀疑了的话,那他就根本没有办法去生存和思考问题了。所以,他对于自己的存在,采取了类似于数学证明的方法,提出了“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n I Am)” ,他的意思是说,怎么能知道“我”是存在的呢?因为“我在思考”,既然“我”都在思考了,所以,这样就可以推理、证明“我是存在着的”。反证法:如果我不存在的话,我怎么能思考呢?!

           现在,如果我问你:你认为“我”存在吗?

           你肯定会说:那当然了,因为我都看到你了嘛。

           我说:你看到我,就能说我存在吗?

           你回答说: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拿仪器来证明你存在,我给你拍一张照片,然后拿给你看,就能证明你存在;如果你再说你不存在,我可以拿照片去法院,法官肯定会判定你确实是存在的。

           我又说:如果我的身体是透明的,像空气一样,你还能看到我,并给我拍照片吗?你还能证明我存在吗?法官还能判定我的确是存在的吗?

           你会迟疑了,然后说:好像不能了吧(这时你心里会想“哼,别理他,这个人有病!”)

           然后我会明确地告诉你:哈哈,你不用费劲了,即使我的身体像空气一样地透明,我是否存在,这我自己知道,根本就不需要你来证明。

           你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你自己是存在的呢?你有什么证据?

           我说:这很简单,因为我的肚子会饿,饿了的时候,那个难受劲儿啊,不用你证明我存在,我自己都感觉到我饿了;在我憋尿找不到厕所的时候,也不用你证明我是否存在,我自己都知道去找厕所;当我在马路上捡到100万元的时候,不用你证明我存在,我一个人会在那里偷着乐,当我心情难过的时候,也只有我自己知道,即使你拿相机也拍不到我的心情。所以,我是否存在,我的这些感觉会告诉我的,这就叫“瞎子吃饺子,自己肚里有数”,根本就不需要你来看到我的存在,也不需要你用什么仪器设备给我拍照片或者用逻辑推理来证明我的存在。通过我的这些感受我就能确定我还活着,我存在着,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你不相信是这样的吗?

           好,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个临床案例,以帮助我们理解“我”是怎么样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的。

           一位高中男生,曾出现发作性的心脏疼痛、濒死感。被诊断为“惊恐发作”。

           医生给他开了某种SSRI类抗抑郁药物。他服用后,感到很有效,再也没有出现心脏疼痛、濒死感的发作了,但是有些困倦,同时出现了一个新问题:他感觉整个世界变成了假的,甚至感到他自己好像已经死了。

           医生:你看看外面的楼房和树木,你觉得大小、形状、色彩、亮度等,跟过去比,有什么改变吗?

           病人:用眼睛看的时候,你说的这些方面没有任何改变,我在理智上也知道这些跟过去没有什么不同。

           医生:那,你怎么说这世界是假的呢?

           病人:因为我看外面的时候,虽然我的眼睛看上去是真的,但是,在我的心里,它们却变成了假的。

           医生:为什么?

           病人:因为我过去看到这些的时候,会有相应的情感变化,比如,看到阳光明媚的时候,我的心情也会比较高兴,看到阴云密布的时候,我的心情也比较郁闷。可是现在,我看到这些外界变化的时候,我的心情却没有任何变化。我的心情不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外部的变化与我的心情不合拍,失去了联系,这跟我过去的经验很不一致,所以,我就感觉这个世界不再生动,整个世界都变成假的了。

           医生:你自己怎么“死了”?

           病人:这是我的怀疑,我明明知道我还有呼吸心跳,用理智来判断的话,我知道我还活着,但是,我觉得自己没有了生命的热情,甚至连痛苦也体会不到了,我看着钟表,能够看到秒针在转动,而我,却没有任何想法,我没有了欲望和要求,我的内心平静得让我自己都感到奇怪。所以,我就怀疑我自己是否已经死了。
……

           上面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所谓“外部世界变成假的了”,是因为病人内心缺少了相应的情感变化,他也缺少了快乐和痛苦,更缺少了愿望和动机。尽管病人在理智上能够判断自己还活着,用眼睛看的时候,外部世界也没有真的发生任何变化,可是,依据他的心情,依据他的感受,他仍然“感到”外部世界变成了假的,而自己似乎已经死了。当我仔细询问他的时候,他也能够说出他的这些“没有感受”的感受,会谈中他是能够感知到他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这意味着他的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完全没有问题,而他“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死了”的结论正是根据他“缺少了相应的情感”和“没有了欲望和动机”而得出的。由于他现在的状态与过去的经验感受很不一致,所以,他就不知道他自己现在是否还活着,他是否还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说:自我存在感,不是思维逻辑推理论证的结果,而是一种自我的主观感受。

           那么,人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着呢?

           首先,从心理内部来说,自我存在感的建立,有三类感受的来源:

1、 来自于身体的各种感觉,饥饿、冷热、疼痛等。

2、 来自于身体的平衡觉、本体觉(知道自己身体的姿势和胳膊腿儿摆放在什么位置了)、运动觉等。

3、 来自于心理的欲望、动机、情感、意志等。

           上述这些心理感受,又总是被身体承载着走来走去的,总是与身体结合在一起,永不分开,时间长了,我们就会感到,我有身体,我也有心理,这两个方面都是存在着的,这两者共同构成了整体的“我的存在”。用心理学的术语,把整个自我叫做“自体(self)”。心理内部的这些感受,是自我存在感建立的内部依据。

           人要形成“自体存在”的清晰概念,仅有上述心理内部的依据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人际关系来彰显、来帮助形成。自体,是与他人、与环境相对比而存在的。比如,小时候,妈妈抱着“我”,“我”看着妈妈,我不知道妈妈是谁,也不知道“我”是谁,只觉得,我和妈妈是一体的(共生期,出生至6个月)。后来,随着心理的发育,眼睛能看出距离远近了,也发现妈妈有时候会走开,饿的时候,饿得抓耳挠腮,哭的时候,“我”可以把手放在嘴里吃,却不能用自己内心的力量让妈妈走过来。这样的经验,帮助我们区分了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当妈妈抱着“我”走出房间,来到院子里的时候,我会发现,床和天花板没有跟着我一起出来,而我的身体、我的心情却跟着我一起来到院子里了。这样的经验能够帮助“我”区分自己是环境。这些是自体概念建立的外部依据。

           心理内部的依据与人际关系、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等外部依据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个体的“自我存在感”。

网上转载

思维尔青岛心理咨询:从心开始让人生更美好

青岛心理咨询:0532-85775769        15965566351

免费心理咨询:15315328695(周一~周五 14:00~16:00)

在线心理咨询QQ:348656954

心灵救助 | 网站地图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青岛心理咨询预约电话:0532-88688578    0532-85775769    QQ在线:2849099332      邮箱:siweier@yeah.net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号2号楼17C(滨海花园 海丽楼17楼C户)      版权所有:青岛思维尔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ICP备09056018号